《中国质量报》专访:中国速度如何跨越到中国质量

关键词:中国质量,中国制造

导语:如今,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产能过剩、利润微薄、创新不足等困境,中国速度如何跨越到中国质量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带着这一问题,中国质量报记者对盈飞无限国际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副总裁道格拉斯•费尔先生进行了本次专访。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产能过剩、利润微薄、创新不足等困境。为此,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著名的“三个转变”重要论述,希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近日,美国知名统计应用实践专家、波音公司的质量管控标准制定者之一、盈飞无限国际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副总裁道格拉斯•费尔先生来到北京,这是他继2009年出席第二届中国质量文化大会并做演讲后的第二次访华。从业20余年来,道格拉斯•费尔先生曾经成功帮助霍尼韦尔、可口可乐、库珀轮胎等全球顶级制造企业成功实施先进的质量管理解决方案,是当之无愧的质量管理实践大家。

中国质量报记者就质量、创新、品牌等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希望道格拉斯•费尔先生能以顶级制造企业20余年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一些更好的借鉴。

中国质量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没有质量做基础的话,快速发展很可能意味着你正在制造不好的产品。”道格拉斯•费尔先生认为,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在这样的速度下如果不注重质量,会造成大量的原材料等成本损失,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企业会觉得无利可图的真正原因。“所以,如果中国制造业还想生存的话,关注点就应该从速度转向质量,质量是唯一的选择。”

在道格拉斯•费尔先生看来,对于高质量产品的热爱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品质越高得到的认可通常也会越高。但人们通常会有一个误解,认为质量与成本大部分时候是背道而驰的,想做精品,付出的成本代价通常会更高。“我们认为,而且也是被无数案例及客户证明过的,虽然说质量并不是免费的,但是质量绝对可以降低我们的成本。与此相反的是,速度快却不注重质量,得到的结果可能比放慢速度的效果更差。如果真的把你的重心放在质量上面,你最终得到的结果,或者说你的最终成本会比最初预期要低很多,对于中小企业尤其如此。”

道格拉斯•费尔先生说,以福特公司为例,当年福特公司的口号就是要生产美国人买得起的汽车,在鼎盛时期,他们一直坚持不懈地对生产线、组装线进行改造创新,在4到5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产品价格一直往下降而不是往上升,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福特模式。“实际上,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美国企业产品的价格压力相当大,因此他们对质量管理人士求贤若渴,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企业不断压缩成本、提高效率。”

质量不仅仅包括产品的品质,也包括成本的控制,甚至能将二者“鱼与熊掌”兼得。有些企业不计成本,通过人工分拣的方式放弃次品,这个不叫质量,“我们所说的质量是指基于合理的工具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降低成本并持续保证高品质,这才是我们认为有意义的质量。”道格拉斯•费尔先生说。随着科学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能也不断增强,最终必将推动企业利润的上升。

“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好的过程,从这点来看,中国肯定会从中国速度走向中国质量。”

中国创造与质量须携手共进

道格拉斯•费尔先生认为,要想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有两个不能回避的要素:质量和创新,而且这两个要素必须携手共进。

他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创造了iPod,创造了iPhone,创造了iPad,这些产品甚至变成了很多人追随、效仿的样本。苹果公司将非常传统的功能性电子设备,与消费者的娱乐、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让产品的质量非常可靠,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道格拉斯•费尔先生说,真正的创造不是炫酷的技术手段,也不是卖点或炒作,它必须结合高品质并以高品质为依托,否则不可能风靡全球。

在道格拉斯•费尔先生看来,导致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需求不足,没有人买。从这一点来说,企业一定要密切关注客户需求,同时还要注重引领客户需求并且创造客户需求,这非常关键。另一个就是创新不够。同样一种东西反反复复出现,但实际上新鲜元素却不够,造成大家消费的欲望或者购买动机不足。他认为,产能过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过剩。比如手机类电子产品,原则上讲,这类产品非常容易过剩,但为什么苹果手机卖得很好?答案就在于他们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其实就是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价值。

在美国有一些特别聪明、智慧的企业家或经营者,他们不仅仅拘泥于产品创新、设备创新、管理创新,他们还会在生产过程或者产品之外的相关领域也做大量的尝试与创新,从而缔造了美国制造的傲人业绩。

中国品牌须以质量做支撑

道格拉斯•费尔先生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仔细观察世界市场,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几乎所有强势品牌,或者说是受欢迎的品牌,都有非常强大的品质保证,都有品质在后面做支撑。不论奔驰汽车也好,可口可乐也罢,质量都是他们最大的卖点。“从质量角度上来看,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关系,如果没有品质作强有力的支撑,任何其他方面的动作造成的品牌效应都只会是昙花一现。”

听到中国质量报记者介绍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转变”的论述后,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智慧的号召,既是对企业的指导性意见,同时也会形成社会舆论的期许,有利于中国企业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跨越。”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经济大国通常都会有非常强势的受尊重的百年老店品牌为支撑,但中国目前这样的品牌真的非常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今后卓越的品牌不会在中国出现。”

中国质量5年会有大改观

“不出5年,中国质量就会有大改观。”道格拉斯•费尔先生认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还在于,中国的相关管理部门是否能够采取非常强硬的措施,下狠手将各项标准措施具体推行下去。因为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型,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如果没有自上而下一股力量进行推动的话,要想实现脱胎换骨的质量变化,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中国万千百姓的期许,是非常好的基础,但即便如此,还必须有一个强势的政府管理部门来下定决心推动质量安全发展,同时脚踏实地地做些具体事情,中国质量才会真正有所变化。

“当然,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非常重要。对于质量管理而言,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手段,只要企业下决心做好品质,就一定能够做到。”

道格拉斯•费尔先生最后补充说:“5年时间一点都不夸张,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数字。”他觉得,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中国正在加速发展,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奔驰,“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5年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数字。”

原文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李冬玲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