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工具——排列图

关键词:质量改进,排列图


导语: 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不合格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的原因引起的。那么在质量改进工作中,质量工作者可以利用排列图分析这些“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


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的。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改进的工具和技术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和PDPC等。下面,结合质量改进的概念,详细解释排列图的产生及概念,以求帮助质量工作者准确适用排列图。


质量问题是以质量损失(不合格项目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集中不合格引起的,而这几种不合格又是少数原因引起的。因此,一旦明确了这些“关键的少数”,就可消除这些原因,避免由此所引起的大量损失。此观点早在1897年,就被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帕累托(V. Pareto)提出并由公式印证。这个公式表明社会上人们收入的分布是不均等的。随后在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洛伦兹(M. C. Lorenz)用图表的形式提出了类似的理论。后来,在质量管理领域,美国的朱兰博士(J. M. Juran)运用洛伦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帕累托分析法”。而排列图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诞生并不断发展。


多级排列图

多级排列图


那么,排列图究竟是什么?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排列图是建立在帕累托原理的基础上,主要的影响往往是由少数项目导致的,通过区分最重要的与较次要的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质量改进效果。


排列图希望向使用者表达什么?排列图按下降的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例如不合格项目)在整个结果中的相应作用。相应的作用可以包括发生次数、有关每个项目的成本或影响结果的其他指标。排列图中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个项目相应的作用大小,用累计频数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不合格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的原因引起的。那么在质量改进工作中,质量工作者可以利用排列图分析这些“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从而通过持续的改进以及纠正预防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