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的发展与SPD的诞生

关键词:SPC,SPD,统计过程控制

 

20世纪20年代,美国休哈特提出了SPC(统计过程控制)理论,应用统计方法绘制控制图,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强调通过过程的预防来减少或避免出废品、次品,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质量的目的。

 

休哈特的SPC理论与控制图,最开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相反,二战后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日本在1950年刚接触SPC便十分敏感,立刻引进并大力推广。经过30年的努力,日本终于跃居世界质量与生产率的领先地位。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伯格教授指出,日本成功的基石之一就是SPC。在日本强有力竞争的威胁下,从80年代起,西方工业国家纷纷开展“SPC复兴”运动,美国从1980年开始大力推行SPC,经过15年的努力,才于1995年在民用品的质量方面和日本扯平。

从此,休哈特的SPC理论和SPC控制图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风行全世界。然而,这里却存在一个问题,SPC理论和控制图虽能对过程的异常进行告警,但却无法诊断出造成异常的原因和发生的地点。最终,这一问题在我国质量专家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引进了SPC理论与控制图,当时由于生产发展的水平以及政治环境的制约,未能在企业中打下基础,但学术界一直没有停止探索SPC探索。在潜心研究下,我国质量专家张公绪于1980年提出了新型控制图,它能根据需要进行选控,由于其搜索异常的范围缩小,所以得到的信息也更具体有效。1982年,张公绪又提出了两种质量诊断理论,将总质量与分质量加以度量和比较,从而进行诊断。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的SPD理论,它解决了SPC只能控制而不能诊断的问题,由于方法简单实用,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誉,并被广泛应用于邮电、铁道、制药等许多行业当中,效果十分显著。

 

从SPC到SPD,这些质量管理理论直至今天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现代化的生产,速度快、产品数量大,如果仅靠事后检验来管理生产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应用SPC可以对生产的异常及时告警起到预防作用,而应用SPD则可以尽快诊断出异常并及时调整,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