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作:落地增值,迎接大质量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人调查

导语:拒绝华而不实的“口吐莲花郎”,远离七荤八素的“要你命三千君”,大质量管理的时代,需要质量人多捞点干货,用“落地& 增值”赢得尊重,取得自信。各位,准备好了吗?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毕业参加工作已经十五年,其中和质量管理工作紧密相关的工作经历将近十三年。这十五年恰逢中国质量管理发展的高速期。作为亲历者,我从一个懵懂新兵,沿着体系贯标工程师 → 项目质量管理经理 → 大项目经理 → 专职质量管理推动者之路蹒跚前行。角色的变换促使我不断修正对“质量”、“质量管理”的认识,尽力将质量管理与其他企业管理思路结合,应用于业务链中,并且很有幸取得了一些让同事们感受到质量管理真正威力的业绩,验证了质量管理在商务链条中的价值。

十五年来,科学技术呈爆炸性发展,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我国国际贸易业务逐年增长。企业伴随着国际贸易中的选择与被选择、整合与被整合,各种质量管理的前沿思路也被不断引入,以“质量管理的丛林”之势,冲击着质量管理领域的各位同仁。元旦在家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了刚参加工作时配发的一本ISO9002的87版解读资料(油印版^_^),和去年网上收集的ISO9001: 201X版改版猜想PPT的内容对比,不禁感慨质量管理“点、线、面、体”式概念演进是如此之迅猛,从关注产品质量到全面关注经营质量,质量管理越来越需要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的有机结合。

质量,特别是经营质量的水平高低,正日益影响着各类企业的生存状态,大至国际巨头,小至三五人的草履虫型微企,概莫能外。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显得尤为突出。如在我持续关注的一些行业中,巨头间的竞争已经贯穿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尤其事企业对创意、创新环节的持续强化,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快速催生业界新贵。而这一切,也让我们不禁对那些曾经的标杆企业的落寂身影唏嘘感叹。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则更多的与其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构建、对业务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以及其他企业柔性指标息息相关。所有的竞争优势均可溯源到企业的经营质量水平上。尽管很多提高经营质量的工作并非由专职的质量工作者承担,但是“大质量管理”的思维已经悄然沁入那些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之中。

大质量管理的时代,需要企业的中高层质量同仁们既能从战略的高度整体考虑问题,辅助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又要能根据实际资源状况提出可分解、部署至最终可落实的解决方案,使战略层、战术层、实施层无缝/低风险结合,实现质量管理的落地增值。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特别是战略层面的规划部分。我在暂别一线质量工作的两年中,曾应邀加入一个草履虫级别的小型创业团队,与几位有想法、有激情、有一定积累的战友共同策划实施我们认为可行的项目。不过项目最终被团队老大免费请来做评估的天使投资人Cancel了。当时“天使”对项目的几点评价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对项目整体环境的理解不是特别到位;从项目现有资源整合情况来看,并不见得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实施方案略显乐观(都是比较客气的说法)。同时,“天使”还逐条给我们指出项目中具体的不足之处。就这样,自认为对PDCA有一定理解的我,心服口服地看着还处在P阶段的项目被放弃。面对一个从战略层面被“确诊”为不可行的项目,创业者如果不及时收手,后果不堪设想。在这个阶段我也意识到,自己还需要更多实战项目的磨练以提升个人在战略层面规划的能力。

很多从事质量工作的朋友,在战术层面和实施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所处环境缺乏来自战略层面的指引和支持,质量管理工作难免沦为无本之木。当付出与预期收获不匹配时,个人挫折感会较大。这些客观事实也整体影响了中国质量管理的发展进程。所以重归质量管理推广圈后,我极力鼓吹质量管理落地增值的概念,并努力使一些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层人员接受我的观点。同时我也期待更多的质量同仁以及认可我们观点的其他企业管理者加入到真正的增值实践过程中来,并非常希望大家能分享关于以下几方面的成功案例:

  • 放眼全产业链,协助组织核心层明确组织优势、发展方向和核心业务流程。
  • 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辅助确定最优行动路线。
  • 适时提出创新性的增值改进方案。
  • 辅助核心管理层进行全相关方的沟通,确保互利共赢的业务模式按计划兑现。
  • 从财务的角度诠释工作的增值性。
  • 身处高位或基层,均能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

拒绝华而不实的“口吐莲花郎”,远离七荤八素的“要你命三千君”,大质量管理的时代,需要质量人多捞点干货,用“落地 & 增值”赢得尊重,取得自信。各位,准备好了吗?

Let’s go !

中国质量管理在线 站长 曲肖冀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