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可制造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准则是什么

关键词:产品可制造性

导语:构建产品可制造性评价体系应注意三点:企业的运营目标、规则库需要不断扩展、注重整体观念。学习了产品可制造性评价体系,是对DFM面向制造设计的更深层的认识,作为产品设计部门,应知道怎样面向制造而设计。

DFM面向制造的设计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产品可制造性评价体系,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应对这款产品的可制造性进行评价,将制造的思想融入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一方面避免产品设计完成之后,制造部门认为该产品由于设计的问题而不易生产;另一方面,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可制造性思想,与制造部门互通互联。

本文将对产品可制造性的评价体系构建准则做主要介绍。

产品可制造性评价是从企业资源能力约束和制造技术手段约束两方面入手。国内外学者就此提出了许多可制造性评价规则体系。国外两位学者提出核心可制造性概念,将设计中设计的可制造性问题分为兼容性、复杂性和兼顾性等几大类;清华大学两位学者从零件属性分析入手,构建了产品可制造性评价体系。大部分实用DFM系统都比较关注零件在一般金属切削方面的可加工性问题,尤其是产品的结构工艺性问题。

下图是产品可制造评价体系,构建评价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产品或零件的可制造性评价体系

图示:产品或零件的可制造性评价体系

制定产品可制造性评价规则的依据是企业的运营目标

该目标取决于市场环境、生产纲领和产品开发模式等因素,要逐一考察这些因素对可制造性评价规则的影响。例如,从产品批量区分,企业大致有三种生产模式:稳定的大批量生产、中等变批量生产和科研攻关中的产品验证。这三种生产模式对产品可制造性的指标要求是不同的。大批量生产由于产品生命周期长、批量大,对产品可制造性评价的指标要求十分细致,从成本和生产率角度对设计和工艺规划进行精细的修正和优化。由用户定制的变批量生产模式的关键是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以期获得因抢先进入市场而取得的机会利润,因此企业生产在注意控制成本的同时,更加强调提高产品研发效率。科研攻关中的产品验证生产批量小,对成本的考虑较少,而是强调产品功能,以体现科研理论的研究成果。后两种生产模式注重提高产品研发的速度和创新能力,因此定制的可制造性评价指标主要针对避免你设计中重大的加工缺陷和难点。

产品可制造性判断的规则库需要不断扩展

在围绕一般切削加工制定规则库的基础上,应广泛针对其他加工手段建立相应的评价规则库,同时要跟踪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考察新型加工手段和新型刀具对产品零件可制造性的影响。

分析产品可制造性问题必须注重整体观念

考察单个零件的可制造性问题要从产品全局角度出发。例如,部件或零件的制造周期应符合产品整体的加工周期协调性,在产品中各零件加工周期过长而打乱生产节拍。同样,考察单个产品的可制造性要从企业生产全局出发,从企业整体运营的角度分析其占用资源的影响。

综上所述,构建产品可制造性评价体系应注意三点:企业的运营目标、规则库需要不断扩展、注重整体观念。学习了产品可制造性评价体系,是对DFM面向制造设计的更深层的认识,作为产品设计部门,应知道怎样面向制造而设计。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