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走进海信,看中国工厂里的智能制造

关键词:智能制造

技术人员轻点鼠标后,机器与机器之间似乎达成一种“默契”,从焊接到最后打包运输,每道工序之间形成完美衔接。是的,你没有看错,以上这一幕正频繁出现在一家中国工厂中,这家中国企业率先达到了中国智能制造的现实版,这家企业就是海信。

海信的智能工厂

走进海信黄岛基地的彩电生产车间:穿梭往来的智能自动配送小车替代了长度近800米的跨楼宇、长距离人工配送,将近200人从配送中解放。而在关键的液晶面板卡合工序,一台6轴工业机器人吸住大尺寸液晶面板,经工业相机辅助定位,轻巧地放置到背光模组上,精度高达0.02毫米。

这个“中国工厂”视频在上周刷爆了网络,总点击量超百万的同时,引来无数点赞,网民们显然被视频中中国工厂自动化生产的壮观场面震撼到了。

其实不仅仅是场面震撼,自动化生产给企业也带来了“福利”:以往对工人依赖的生产线,自智能制造实施以来,海信人均制造效率每年提升超过30%。笔者获取的数字显示,在生产场地没有增加和工人数量下降的情况下,海信电视机产量由2011年的800万台增长到2014年的1110万台,增长39%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智能制造,海信集团极为看重。其董事长周厚健曾表示,制造业目前是、并且到2025年仍将是我国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支撑海信“智能化”背后,是最近火热的“工业4.0”大势。“工业4.0”是德国率先提出的概念,“中国制造2025”则是中国版的“工业4.0”。

今年6月,工信部公示了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海信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智能工厂参考模型标准研究”榜上有名,其对智能制造项目的研究探索获得认可。

来自海信的观点认为,没有制造业的转型,国家和企业的转型就缺乏根基,“没有制造业,就没有海信。海信的今后,仍然会以制造业为重心。”在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看来,“机器换人”和工厂智能化,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重要一环。

海信引领智能化升级大潮

自2007年引进车间冲孔机器人后,海信每年投入2亿~3亿元打造“智能工厂”,今年底将达到上千台机器人的使用规模,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是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走上“智能生产”的道路。一项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显示,85%的企业未来一年内有意向引入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智能制造设备,22%的企业未来一年智能制造设备的投入占总预算的20%以上。

“机器换人”后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用工紧张的局面,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每到春节前后是“用工荒”的高峰期。“机器换人”后大大减少了企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

不过,在“机器代替人工”的智能化升级大潮中,大规模使用机器人会否造成就业难题?

国外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十年来,机器人的使用提高了17个国家的产能,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就业下降幅度却未必最大。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 2008年,德国的机器人总量增加了约2.3万台,同期的失业率从4%下降到1.8%;巴西的机器人总量增长约2000台,失业率从9%降至7%。

“机器人产量的增长不会造成大量失业,相反,更多的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曾表示。

对此,一位转型中的企业人士则认为,不是简单的谁替代谁的问题,追求的是一种人与机器之间的有机互动与平衡。自从“机器换人”后,他所在企业的员工结构,从原来的一线产业工人占主要比重的金字塔形,越来越多的向中间技术工人倒梯形转变。

与此同时,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不但能够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智能工厂运行的背后就需要庞大的科研和管理队伍。

【结束语】

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看来,制造是我国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也是中国经济增长关键的动力来源,发展提升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的唯一出路。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