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看德国智能工厂如何实现智能生产?

关键词:智能工厂

导语:德国政府推行的“新一代智能工厂计划”,以网宇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又译“物联网”,下称“物联网”)为基础。这意味着网络进入工厂大生产,是一个崭新的工业制造逻辑和方式。

目前正由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智能工厂(Smart Factory Living Lab)与众多与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激光感应技术相关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试验。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开始在德国的大企业,如博世(Bosch)、西门子(Siemens)、巴斯夫(BASF)的个别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进行尝试性实施。下面我们就以一家简单的小型制造车间为例,来看德国智能工厂是如何实现智能生产的?

这家制造车间坐落在大概只有足球迷才知道的德国中部小镇凯泽斯劳滕,神秘的智能工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卡通”。不超过200平方米的“厂房”里摆放了两排小型机器。其中一台罩在玻璃中的,正是那台曾在汉诺威工业展上“初露神姿”的智能名片盒的流水线。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研究部副总监、在智能工厂做研究工作已经4年的多米尼克•高瑞奇(Dominic  Gorecky)博士向记者完整展示了用智能技术制作个人名片盒的整个生产过程。

智能工厂生产第一步:通过无线电射频技术(RFID)从电脑采集和储存个人信息及产品信息,建立一个“产品个体身份”,这些信息将在智能工厂的生产流水线的各个环节被射频感应器阅读获得,然后向制造设备发出满足该产品的信息指令;

智能工厂生产第二步:将有了“个人身份”的名片盒的底盘部分放入智能工厂的生产流水线;

智能工厂生产第三步:具有“身份”的底盘进入智能工厂装配程序之后,被扫描到的射频码会告知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先在底盘放一个夹子,然后套上客户指定颜色的封盖;

智能工厂生产第四步:在名片盒的封盖上建立一个包含了名片上个人信息的二维码,也就是将名片信息数码化,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这些信息就可以被该手机获得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传播;

智能工厂生产第五步:最后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该产品是根据具体客户而生产,产品完全符合该客户的个人要求。

智能生产除了由机器对机器进行对话发指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灵活性和模块化。在智能工厂的流水线上,安装着不同性能的组件模块,每一个组件都符合具体客户在电子和机械两个方面的需求标准,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或拆卸,以便随时按照客户的具体要求来对产品进行调整。在这个名片盒的生产过程中,除了人工将零配件装入流水线之外,所有程序都是通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阅读,由智能工厂的机器人自动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涉及的技术包括二维码、射频码、机器人软件程序及数据分析等。

德国政府推行的“新一代智能工厂计划”,以网宇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又译“物联网”,下称“物联网”)为基础。这意味着网络进入工厂大生产,是一个崭新的工业制造逻辑和方式。过去是以中心控制指挥系统,每一分钟对机器发出指令。现在我们有了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按照商品所附带的信息,由这些信息告诉机器需要什么样的生产过程,以制造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